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动态 > 健康科普 >

新闻动态

【节气养生】处暑至、秋意凉

发布日期:2024-08-21 浏览次数:
字号: + - 14

 

处暑是反应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,“处”有躲藏、终止的意思,表示炎热即将过去,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,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。

 

b2e5cd4fd1a6d2ef612f9c80d91a0a14.jpg

处暑过后

"一场秋雨一场凉"

早晚温差逐渐加大,加之"秋燥"来袭

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

出现口干、身体疲倦、食欲不佳等不适症状

 

那么,该如何应对这"多事之秋"呢?

 

01
 

饮食调养

 
 
 

 

滋阴润肺:处暑时节,天气干燥,燥邪易伤肺津,因此应多食用具有养阴润肺作用的食物,如蜂蜜、银耳、百合、莲子、杏仁、梨、葡萄、石榴等。这些食物能够滋润肺部,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。

 

增咸减辛:饮食上应适当增加咸味食物,如荸荠、沙葛、粉葛等,以养脾胃;同时减少辛味食物,如姜、葱、蒜、韭菜、茴香等,以免助热生火,加重秋燥。

 

清淡润燥:保持饮食清淡,多吃新鲜蔬菜水果,以补充维生素和水分,生津止渴,清热解毒。特别是要多吃一些酸性食物,如柠檬、山楂、醋等,以收敛肺气,增强肝脏功能。

 

适量饮茶:可以适量饮用绿茶、菊花茶、金银花茶等具有清热解毒、润肺止咳作用的饮品,帮助身体排毒养颜。

 

cf3ce0af8cf23fc28cb25f7512c0842c.jpg

 

02
 

起居调养

 
 
 

 

早睡早起:处暑时节应顺应自然规律,早睡早起,保证充足的睡眠。早睡可以避免秋天肃杀之气,早起则有助于肺气舒畅。午睡也是处暑时的养生之道,可以弥补夜晚睡眠不足,缓解秋乏。

 

防寒保暖:随着天气逐渐转凉,要注意防寒保暖,特别是肚脐部位的保暖。肚脐没有太多脂肪而充满神经末梢,寒邪之气易从脐侵入体内,引起多种疾病。可以尝试中医护脐方法,如艾灸神阙穴(位于脐窝正中)。

 

image.png

 

03
 

运动调养

 
 
 

 

适量运动:处暑时节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机,如爬山、健身操、散步、太极拳等。这些运动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,增强免疫力。但运动强度不宜过大,避免大量汗出而损伤阳气。

 

调节情绪:处暑后期秋意渐浓,大自然逐渐出现肃杀景象,人们易产生悲伤情绪。因此要保持乐观情绪,培养神志安定、收敛神气的精神状态。可以选择一些有利于放松心情、调节情绪的运动或活动,如登高望远、赏花观景等。

 

69a13efaa6ecdaeadfa747dd665db851.jpg

bb570b26e6487050ad162731cbd15f85.jpg

 

 

04
 

其他建议

 
 
 

 

避免过食生冷:处暑后阳气逐渐收敛,人体消化功能相对较弱。此时应尽量避免过食生冷食物,以免损伤脾胃

 

保持室内湿度:使用加湿器或放置水盆等方式保持室内湿度适宜,有助于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。

 

 

 

处 暑 揉 三 处

 

醒神揉头.
01
 
 

 

太阳穴:位于眉梢与眼外角连线中点,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,手指合拢,指尖轻轻按摩,局部微微感觉酸胀即可。

 

图片

 

百会穴:位于两耳连线与头顶正中线的交点,双手拇指或食指叠按于穴位,缓缓用力,有酸胀感为宜。

 

图片

 

风池穴:位于后头骨下,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,相当于耳垂齐平位置。头后仰,拇指环形转动按摩穴位1分钟,可感到此处有明显的酸胀感,反复5次。

 

图片

 

 

 

 

养肺揉背.
02
 
 

 

 

坐位或俯卧位,揉按脊背中央及两侧的督脉及膀胱经,每次10~15分钟,这种方法可以畅胸中之气,通脊背经脉,同时有健肺养肺之功效。

 

 

防感冒揉鼻.
03
 
 

 

 

迎香穴位于鼻翼旁正中鼻唇沟内。可预防感冒的发生及缓解鼻炎的症状。

 

8aca765892cdfc5a51fec9b1d16b4536.jpg

预约挂号方式>>

预约电话:89890111

江女士:15857616988

超声科预约电话:13506564669

图片

 

 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【节气养生】湿土之令,终于白露